软件质量定义与开发本质探索-王立福软件工程

需积分: 23 15 下载量 1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3.53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2011年王立福关于软件工程自考的一篇文章,探讨了软件质量的定义和软件开发的核心概念。" 在软件工程领域,软件质量是衡量一个软件产品是否优秀的关键指标。ANSI/IEEE Std 729-1983对软件质量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软件质量是与软件产品满足规定和隐含需求的能力相关的特征或特性的总和。这意味着软件质量的评估基于它能否满足用户明确提出的以及那些隐含的、未明确表达的需求。 文章指出,软件需求是软件质量的基础。如果软件无法满足这些需求,那么它就不具备高质量。此外,遵循各种标准和开发规则也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开发过程中不遵循既定规范可能会导致软件缺陷,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只关注明确定义的需求而忽视隐含需求同样会导致软件质量的下降。因此,全面理解和挖掘用户需求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 文章提到了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结构,包括软件开发的本质、软件过程、软件需求及系统/产品需求规约、软件开发方法学和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开发的本质被描述为问题域到不同抽象层之间概念和计算逻辑的映射,这一过程涉及到数据抽象和过程抽象。数据抽象关注将问题空间的概念转化为模型化的概念,而过程抽象则关注将问题空间的处理逻辑转化为可构造的计算逻辑。 软件过程涵盖了软件开发中的各项活动及其组织,从需求获取到系统/产品需求规约,再到实现和测试,每个阶段都对软件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软件需求及系统/产品需求规约是软件开发的起点,同时也是确认和测试软件产品的依据。 软件开发方法学是指导如何进行开发活动的理论体系,包括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面向数据结构方法、维也纳开发方法等,它们提供了实现开发过程的不同路径。CMM则强调通过提升过程能力来保证最终产品的正确性,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了一套成熟度模型。 王立福的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软件质量的多维度理解,强调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框架和方法,为有效地进行软件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