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模型与软件质量:深入分析与实践

0 下载量 18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240KB PDF 举报
"深入探讨软件成熟度模型" 在软件行业中,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衡量软件开发组织的成熟度,旨在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保证能力。联想公司通过CMM2级认证,并计划向CMM3级迈进,这一动态表明国内软件企业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视。信息产业部也将CMM作为提升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软件质量不仅关乎用户满意度,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软件质量的研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软件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实践中提炼知识,总结经验,并针对质量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控制。 软件质量的评价往往是主观的,例如“好用”、“功能全”等描述并不能提供量化评估。但软件质量确实包含多个维度,如透明性、用户满意度、符合规格要求、固有性能以及价值感知等。这些角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软件质量的多元视角。 为了改善软件质量,有多种方法可采取,包括控制软件开发过程、提升组织效率和个人能力。其中,清洁室软件工程(CLEAN ROOM SOFTWARE ENGINEERING)强调统计质量控制下的流程管理,注重生产过程的纯洁性,通过定量分析确保产品质量。此外,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方法,它评估软件开发组织的能力水平,分为多个等级,从初步级到优化级,每提升一级都意味着组织在软件开发过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上更进一步。 CMM模型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 1. 初始级:过程通常是不连贯的,质量不稳定,效率低下。 2. 可重复级: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能够重复过去的成功。 3. 已定义级:软件开发过程被文档化、标准化,形成了稳定的过程框架。 4. 已管理级:引入定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质量有明确的度量和控制。 5. 优化级:持续改进,通过数据分析改进整个开发过程。 通过CMM认证,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软件开发流程,降低风险,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联想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追求更高的CMM级别意味着在软件开发领域的专业性和规范化将达到新的高度,这对中国软件业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