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基础器件:扩散工艺详解与MOSIC工艺历程

需积分: 24 0 下载量 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10.94MB PPT 举报
扩散工艺是集成电路基础器件加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于构建高性能、高集成度的半导体设备至关重要。在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扩散工艺主要应用于两种类型的器件:双极型(BIPOLOR)IC和MOSIC,特别是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1. **双极型IC工艺**: - 平面三极管工艺的基础包括掺杂掩膜的形成,通过光刻技术实现掺杂窗口的精确控制,接着进行扩散或离子注入来改变硅片内的杂质浓度,以创建PN结。埋层工艺用于减小集电极串联电阻,提高器件性能。双极型IC工艺强调元件间的电学隔离,例如PN结隔离以及通过深槽技术实现的埋层设计。 2. **MOSIC工艺**: - MOSFET工艺的核心是栅极的形成,通过硅片上的二氧化硅层作为绝缘体,控制电流的流动。CMOS工艺,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合了NMOS(n-type MOSFET)和PMOS(p-type MOSFET)的优势,实现了低功耗和高集成度。MOSIC工艺流程涉及硅片的清洗、氧化、扩散和光刻等步骤,以形成栅极和接触区。 3. **集成电路发展史**: - 集成电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从最初的晶体管到单晶硅的采用,再到1958年的第一个集成电路器件和1961年的商业产品,展示了技术的快速进步。早期的基本工艺包括清洗、氧化、扩散、光刻、蒸发及镀膜和腐蚀等,这些步骤奠定了现代集成电路的基础。 4. **关键工艺步骤**: - 清洗工艺用于去除硅片表面的杂质,包括分子型、离子型和原子型,通过化学反应和溶解作用实现。 - 氧化工艺是生成二氧化硅层的关键,这层不仅提供绝缘,还能通过选择性地阻挡某些元素扩散,支持局部掺杂。 - 扩散工艺则是调整硅片内杂质分布的重要手段,通过扩散或离子注入技术实现。 扩散工艺在集成电路制造中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精确控制半导体材料的掺杂程度,从而决定电子的流动特性,直接影响着晶体管的性能和整个电路的功能。理解并掌握这一过程对于设计和优化现代微电子设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