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0非接触式IC卡:性能与存储结构解析
需积分: 0 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213KB PDF 举报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S50非接触式IC卡,也称为M1卡,的性能特性和存储结构,适用于NFC、RFID应用,如智能锁和刷卡系统。"
S50非接触式IC卡,是基于RFID技术的一种智能卡,其主要特点包括:
1. **存储能力**:卡片容量为8K位EEPROM,被划分为16个独立的扇区,每个扇区包含4个16字节的数据块,共计64个数据块。
2. **安全特性**:每个扇区有自己的密码保护机制,包括密码A和密码B,以及访问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每个扇区的4个块都可以设置独立的存取权限。
3. **序列号**:每张卡片拥有唯一的32位序列号,增加了卡片的识别唯一性。
4. **无源操作**:卡片内部集成天线,无需外部电源,通过电磁感应获取能量,并含有加密逻辑和通信逻辑电路,支持无接触操作。
5. **耐用性**:数据保存期限长达10年,可擦写次数达到10万次,读取次数无限。
6. **工作环境**:适应的温度范围为-20℃至50℃,湿度可高达90%,工作频率为13.56MHz,通信速率为106KBPS,读写距离通常在10厘米以内,具体取决于读写器的性能。
7. **存储结构**:扇区0的块0是厂商代码,固定且不可修改。扇区的块0、块1、块2为数据块,可用于存储数据,可进行读写操作,也可用作数据值进行增值、减值等操作。扇区的块3为控制块,存储密码A、存取控制和密码B,控制块的4字节存取控制位决定了各块的访问权限。
8. **存取控制**:存取控制中的每个块(块0至块3)有3个控制位(C1、C2、C3),这些位决定了密码验证和权限访问的规则。
S50 IC卡因其独特的非接触式操作、高安全性及灵活性,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门禁、公共交通支付系统、会员卡系统等。其存储结构和安全机制设计使得卡片能够满足不同级别的数据保护需求,同时,其无接触的工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430 浏览量
346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36 浏览量
462 浏览量
342 浏览量
430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59000864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C# 蓝牙SDK:打造Windows蓝牙应用的利器
- C#实现选择排序与插入排序的示例代码
- React模型展示与编辑:react-formview小库解析
- jvisualVM插件jconsole的安装与配置教程
- wFilesExtract:轻松提取存储库中的文件
- MFC Skin++界面库:美观与稳定的完美结合
- 探索科学技术发展与并行编程方法:从CEFET-MG到OpenMP、MPI与Pthreads
- 全球磁场图绘制教程:详细解读与实践
- 利盟C935彩色激光打印机64位驱动程序下载
- 实时查看美发店营业额的美萍系统新功能
- 运动会管理系统:高效计算得分与班级总分
- FPGA环境下基于MATLAB和Quartus II的FIR滤波器设计
- HomeHydroEC:优化电气导率测量的C++开源项目
- 深入解析ifix驱动device及其组件
- 掌握ngCordova与Ionic平台开发教程
- C语言API文档开发与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