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IGP与路由选择:以RIP和OSPF为例

需积分: 50 21 下载量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2.67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因特网中的路由选择协议,特别是内部网关协议IGP,包括RIP和OSPF协议,以及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等重点知识的复习。" 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选择协议是网络层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决定数据包如何通过网络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标题和描述提到了因特网中的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即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这里主要讨论的是IGP,它是在一个自治系统(AS)内部使用的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有多种实现,其中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最常见的两种。RIP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的特点包括: 1.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RIP路由器只与其直接相连的邻居交换路由信息,不进行多跳传播。 2. 交换的是当前路由器的完整路由表:每台RIP路由器会定期(如每30秒)广播其完整的路由信息给邻居。 3. 固定时间间隔交换:这种定时更新机制有助于保持路由信息的同步。 RIP的一个关键限制是它支持的最大跳数(hop count)通常为15,超过这个限制的路径被视为不可达,这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另一方面,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与RIP不同,它维护整个AS的拓扑视图。OSPF通过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树,以确定最佳路由。OSPF相比RIP具有更高效、更精确的路由决策,且不受到RIP的15跳限制。 复习资料中还提到了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运输层,这些都是TCP/IP协议栈的重要层次。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间建立和管理链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网络层处理分组的路由选择,如IP协议就工作在这个层次;运输层如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则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或无连接的服务。 复习内容中还涉及了Internet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ARPANET到现在的多层ISP结构,以及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这三种交换方式的区别,重点强调了分组交换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最后,复习资料提到了因特网的组成,分为边缘部分(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和对等网络P2P)和核心部分,核心部分是网络的骨干,负责提供边缘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这篇复习资料提供了计算机网络考试的重点知识,包括路由协议、网络层次、Internet发展和交换方式等核心概念。对于备考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