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VLAN1实战配置与隔离验证教程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389KB DOCX 举报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Linux中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配置实践,特别是在实验环境中使用Linux Bridge技术构建和管理VLAN网络。首先,通过编辑`/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设置了四个接口:eth0.10、brvlan10、eth0.20和brvlan20,这些都是为VLAN网络的创建和连接而设置的。VLAN在网络架构中起到了隔离不同逻辑子网的作用,确保了不同VLAN间的通信安全。 接下来,通过重启宿主机并使用`ifconfig`命令检查各个网络接口的状态,确认eth0.10和eth0.20已经正确地附加到了相应的brvlan10和brvlan20桥接设备上。宿主机上预设的虚拟机VM1和VM2被配置为使用这些VLAN网络,通过virt-manager工具,管理员将虚拟机的网卡分别挂接到对应的brvlan10和brvlan20上。 在配置过程中,验证了VLAN的隔离性,即VM1和VM2虽然处于同一子网,但由于VLAN的隔离机制,它们之间无法直接ping通。这是由于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的局限性,它只能在所属的VLAN内广播,当VM2尝试ping VM1时,由于VLAN隔离,arp请求无法穿越到VLAN10,导致VM1无法响应。 LinuxBridge在这一场景中扮演了虚拟交换机的角色,但它本身并不具备交换功能,仅提供隔离。这意味着,即使在同一台物理主机上,不同的VLAN子设备也不能直接相互通信,除非它们共享相同的物理接口或通过其他网络设备进行数据转发。 总结来说,通过Linux Bridge和VLAN的组合,用户可以在虚拟化环境中模拟物理交换机的行为,创建逻辑上的独立网络环境,从而实现网络隔离和资源划分。这对于管理和保护企业网络中的关键服务和数据至关重要。理解并掌握这种配置方法对于深入理解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网络虚拟化原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