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详解:静态映射与动态转换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157KB PPT 举报
本文介绍了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基本概念、私有地址的使用以及NAT的分类。NAT主要用于解决公网IP地址的短缺问题,它允许内部私有网络中的设备使用未注册的私有IP地址进行通信,通过转换为公网IP地址与外部网络交互。 在IP地址的分类中,A类、B类和C类地址是常见的。其中,A类地址范围从1到126,B类地址从128到191,C类地址从192到223。127这个地址是保留的,用于环回测试。公网IP地址必须向专门的IP地址管理机构申请,而私有地址则被预留出来,可以在不需注册的情况下用于内部网络。 私有地址的范围包括: - A类私有地址:10.0.0.0 - 10.255.255.255 - B类私有地址:172.16.0.0 - 172.31.255.255 - C类私有地址:192.168.0.0 - 192.168.255.255 NAT通常部署在网络的边缘,即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如Internet)之间的边界路由器上。其主要功能是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可路由的IP地址,以便内部设备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NAT操作涉及以下术语: - Inside Local Address:内部本地地址,是指内部网络主机使用的私有IP地址。 - Inside Global Address:内部全局地址,是指经过NAT转换后,用于外部网络通信的公网IP地址。 - Address Pool:地址池,是指由ISP或网络接口卡(NIC)提供的可用于NAT转换的一组公网IP地址。 NAT主要分为两类: 1. 静态NAT:在这种模式下,内部主机的私有地址与外部的全局IP地址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固定映射。例如,Pc1的10.1.1.1映射到200.200.200.1,Pc2的10.1.1.2映射到200.200.200.2。这种映射关系是静态配置的,不会随时间变化。 2. 动态NAT:在这种情况下,内部主机的私有地址会从一个地址池中动态分配一个全局IP地址。这意味着每次内部主机进行通信时,可能使用的全局IP地址会不同,这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公网IP地址资源。 此外,还有端口地址转换(PAT)或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这种类型进一步节省了公网IP地址,因为多个内部主机可以共享同一个全局IP地址,但通过不同的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连接。 配置NAT通常涉及定义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地址池以及相应的转换规则。对于大型网络,NAT的配置和管理可能需要高级的网络知识和策略规划,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