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索引原理:快速扫描与选择性分析

需积分: 41 10 下载量 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916K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基本索引原理,包括全表扫描和索引扫描的比较、影响索引性能的因素、分区、并行处理、组合索引以及优化策略。" 在Oracle数据库中,索引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用于加速数据检索。全表扫描和索引扫描是两种常见的数据访问方式。全表扫描会读取表中的每行数据,适合于数据分布均匀且需要大量数据的情况。相比之下,索引扫描通过查找索引来定位ROWID,进而获取所需数据,适用于访问大型表的少量行。索引扫描分为全索引扫描和索引快速扫描,后者不排序数据,允许多块读和并行读,以提高数据吞吐量。 索引性能受两个因素影响:数据选择性和表数据分布。高选择性意味着索引返回的ROWID较少,低选择性则反之。如果选择性高但相关数据分散在多个数据块,索引扫描可能不如全表扫描快,因为全表扫描可利用多块读取优化。 为了平衡全表扫描和索引查找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分区:将大表分成更小的部分,便于管理和查询。 2. 并行DML和并行查询:通过并行处理提升数据处理速度。 3. 调整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参数以进行更大规模的IO操作。 4. 利用更快的硬件和更大的磁盘缓存。 5. 增加内存,利用更大的内存池缓存更多数据。 6. 利用Oracle的增强索引特性,如跳跃式扫描索引。 组合索引是包含多个列的索引,创建时需考虑列的顺序,通常第一列应是最常用且最具选择性的。在Oracle 9i之前,查询必须使用索引的第一列,但从9i开始,跳跃式索引扫描允许在where子句中不指定索引第一列的值也能利用索引。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业务需求和DML操作频率评估索引的影响。增加索引可能降低INSERT、UPDATE和DELETE操作的性能,特别是在涉及大量数据时。因此,需要进行性能分析,以确定何时添加或删除索引,以达到最佳的数据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