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需积分: 50 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2KB TXT 举报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如何在C语言中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统计概念,包括数据排序、计算方法等。"
在这段代码中,作者提供了三个函数:Mean()、Median() 和 Mode(),分别用于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程序首先定义了两个常量 M 和 N,M 表示学生反馈的数量(这里是10),N 表示评分范围(这里是11)。在 main() 函数中,用户被要求输入10个学生的反馈数据,然后调用这三个函数来计算并输出相应的统计结果。
1. **平均数**:平均数是所有数值相加后除以数值的个数。在 Mean() 函数中,通过一个 for 循环累加数组 answer 中的元素,然后除以元素总数 n。如果 n 为0,表示没有有效数据,返回-1,否则返回平均值。
2. **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在 Median() 函数中,首先调用了 DataSort() 函数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数据的奇偶性计算中位数。如果数据数量 n 是偶数,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如果是奇数,中位数就是正中间的那个数。
3. **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在 Mode() 函数中,创建了一个大小为 N 的 count 数组来记录每个评分出现的次数。遍历 answer 数组,对每个评分对应的计数器增加。接着,遍历 count 数组,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评分(即最大值 max)及其对应的值 modeValue。最后返回 modeValue 作为众数。
4. **数据排序**:DataSort() 函数实现了冒泡排序算法,通过两层循环不断交换相邻位置的元素,使得每次循环后最大的元素会被“冒”到数组末尾,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这个过程对于计算中位数是必需的,因为中位数需要已排序的数据。
这段代码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统计分析框架,可以扩展应用于其他类似的数据处理任务,例如分析考试成绩、产品评分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众数计算假设评分范围是连续的,如果有缺失值或非整数评分,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此外,代码中的异常处理比较简单,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增加更全面的错误检查和处理机制。
8218 浏览量
171 浏览量
2021-09-09 上传
2021-09-09 上传
2021-09-09 上传
131 浏览量

dnsoi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C#实现邮件接收功能的源码解析
- 本地服务器下MongoDB与things-mongo项目实战指南
- XP经典主题资源包合集:流行主题一键获取
- PdfFactor v3.52:高效PDF转换与处理工具
- Photoshop CS实用教程第二章:基础操作与技巧
- iOS端免费示例代码:实现上拉加载更多功能
- 掌握Visual C++2010:权威指南配套源码解析
- 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施工质量验收指南
- C# .NET简单线程调用源码解析
- EFrt: 探索嵌入式Forth语言的C#实现及数据结构
- VB.NET实现高效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JXL库实现Java读取Excel文件的入门示例
- C# EventBus事件总线实例详解
- 冈萨雷斯数字图像处理源码分享与解析
- C#开发邮件系统 实现邮件发送流程详解
- C++实现链表大数阶乘的算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