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学习之路:从VIVI烧写到模块测试

需积分: 9 3 下载量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1-10 收藏 263KB PDF 举报
"菜鸟学习嵌入式Linux笔记" 这篇笔记是一位开发者在失业后,利用空闲时间整理和学习嵌入式Linux的过程记录。笔记主要分为四个部分:VIVI烧写、Kernel的烧写、第一个能在开发板上运行的程序以及一个简单模块的测试。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借用了朋友的一块2410开发板进行实践操作。 在第一篇“VIVI烧写”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如何连接PC和开发板。他们使用JTAG调试器,一端连接开发板,另一端连接到PC的并口或串口。然后,他们通过PC上的超级终端软件进行调试。当开发板被重置后,超级终端会显示VIVI的相关信息,这是一个用于Linux内核和固件更新的开源工具。作者遇到了找不到存储的VIVI参数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开发板的配置或者VIVI软件的版本不匹配导致的。 接下来的“Kernel的烧写”部分可能涉及到如何构建和编译适合特定硬件平台的Linux内核,包括选择必要的驱动程序和配置选项,然后通过JTAG或其他方法将编译后的内核映像烧写到开发板的存储设备中。 第三篇“第一个能在开发板上运行的程序”可能会涵盖基本的嵌入式编程,如编写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将其交叉编译为适用于ARM架构的目标代码,然后通过FTP、TFTP或串口将程序传输到开发板上运行。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验证开发环境的正确性,并初步了解开发板的运行机制。 最后的“一个简单模块测试”部分,作者可能将介绍如何为Linux内核编写模块,比如设备驱动程序,然后加载和测试这个模块。这涉及到内核模块的开发流程,包括模块的编译、签名、加载和卸载,以及如何调试和解决问题。 整个学习过程中,作者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嵌入式Linux的理解,同时也反映出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了解硬件、调试工具和操作系统内核的必要性。这些笔记对于其他初学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分享,有助于他们快速入门嵌入式Linux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