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干涉仪测向算法与定位技术研究

1星 需积分: 46 83 下载量 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2 7 收藏 1.55MB PDF 举报
"基于相位干涉仪测向算法的定位技术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相位干涉仪的测向技术,这是一种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中的关键定位方法。作者梁双港在西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针对测向系统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导师为韦高教授。测向技术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和无线电定位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位干涉仪测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或多个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比较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文中指出,提高测向精度的关键在于增大基线长度(即天线之间的距离)和使入射波与基线法线的角度尽可能小。这样可以减小由于相位模糊性导致的测向误差。 论文详细介绍了两种类型的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传统相位干涉仪系统和长基线测向系统。传统系统通过结合长短基线,既能保证唯一性,又能确保测量精度。而长基线系统则利用更长的基线来扩大无模糊测向区域,并能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针对这两种系统,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测向算法,包括利用短基线解决长基线的相位模糊问题,以及采用二维长基线算法以克服多值性入射区域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测向精度,论文还引入了最小二乘法,这是一种通过最小化误差平方和来估计相位测量值的方法。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相位信息,避免了半空间内方向估计的显著误差,从而提高了测向的精确度。 此外,论文通过仿真模拟了不同天线阵列布置(如L型天线阵、等长四基线和等长五基线)对测向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来波信号的拟合还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这些仿真结果为设计和优化干涉仪测向系统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涉及的领域包括:干涉仪测向、测向算法、长基线和最小二乘法。这些关键词揭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核心,对于理解和改进基于相位干涉仪的测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