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锚框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综述及进展"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3-17 收藏 709KB DOCX 举报
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深度学习方法进入目标检测领域之前,目标检测主要依赖于人工设计的图像特征和复杂的外观表现模型,其中DPM(Deformable Part Model)是代表性算法之一。DPM算法采用HOG特征SVM分类器的流程,基于可变形部件以及多模态融合构建模型。然而,随着模型的复杂度增加,训练难度也随之增加,很多情况下DPM模型的效果不如简单模型的执行效果。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目标检测算法,通过自适应的特征抽取和建模,替代了传统算法中计算人工特征和多模态混合建模的繁琐工作,从而显著提高了检测性能。 在目标检测算法中,采用滑动窗口策略检测目标时,通常采用一组离散化的预设锚框进行稀疏采样。这一方法既可以降低采样数目,又有助于正样本的筛选。基于锚框的检测系统可以分为两阶段实现和一阶段实现两种框架。两阶段框架包含一个边框提议阶段,筛选出一批候选区域作为提议,过滤掉那些包含目标概率较小的样本。第二阶段则是在候选区域上进行分类和定位。从RCNN(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Fast CRNN等经典算法开始,基于锚框的深度学习物体目标检测算法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锚框的使用带来了目标检测算法的革新和提升,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采用锚框,使得模型更具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尺度和形态的目标检测。同时,锚框的引入也为目标检测算法的训练和优化提供了便利,简化了复杂度和减少了计算负担。基于锚框的深度学习物体目标检测算法已经成为目标检测领域的主流方法之一,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说,基于锚框的深度学习物体目标检测算法在目标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基于锚框的目标检测算法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为实现智能化的目标检测系统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