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逆波兰表达式计算过程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4.53MB PPT 举报
"用后缀表式对表达式处理的过程-编译原理第五章课件" 在编译原理中,后缀表达式(也称为逆波兰表示法)是一种用于解析和计算数学表达式的方法,它特别适用于表达式求值。本章内容主要涉及编译器如何利用语法制导翻译来生成中间代码,以及中间语言如逆波兰表示法的作用。 后缀表达式处理的过程是通过使用一个栈数据结构来进行的。例如,对于表达式 `ab+c*`,其后缀形式是 `1 3 + 5 *`。这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栈**:开始时,栈是空的。 2) **推进操作数**:将数字1和3依次压入栈中。 3) **遇到运算符**:当遇到运算符`+`时,它需要两个操作数进行计算。因此,我们弹出栈顶的两个元素(1和3),将它们相加得到4,然后将结果4再次压入栈中。 4) **继续推进操作数和运算符**:接着,将5压入栈中。随后,遇到乘法运算符`*`,同样弹出栈顶的4和5,相乘得到20,然后将20存入栈。 5) **结束**:计算完毕,栈顶的值20就是原表达式`ab+c*`的值。 在编译原理中,这样的处理方式被广泛用于生成中间代码,因为它们简化了表达式求值的逻辑。中间代码是编译器生成的一种内部表示,它独立于源代码和目标机器代码,使得后续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更易于处理。 中间语言,如逆波兰表示,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 **逆波兰表示**:运算符放在操作数之后,无需括号,通过栈操作来解析。 - **三元式**:一种表达式或语句的三元素形式,常用于表示控制流和数据流。 - **树形表示**:以树状结构表示程序结构,便于分析和处理。 - **四元式**:比三元式更通用的中间表示,包含四个元素,用于表示各种操作。 在编译器设计中,语法制导翻译是关键概念,它利用语法的上下文信息来指导翻译过程。分为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策略: - **自底向上语法制导翻译**:从语法的叶子节点开始,逐步构建到根节点,适合处理结构简单的表达式和语句。 - **自顶向下语法制导翻译**:从语法的根节点开始,向下解析,通常与递归下降解析器关联,适用于LL(1)等语法分析。 属性文法和属性翻译是另一种增强的翻译方法,其中属性用来存储和传递信息,增强了对语法结构的处理能力。 总结来说,编译原理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如何利用后缀表达式处理表达式,以及编译器如何通过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生成来理解并转换高级语言。这些技术对于理解和实现编译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