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Kubernetes软多租户网络模型"

需积分: 5 1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1-21 收藏 1.73MB PDF 举报
Kubernetes中的软多租户性能一直备受关注。张磊在他的演讲中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并指出了Kubernetes只有soft multi-tenancy的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中,他详细介绍了Kubernetes生态中主流容器网络方案的工作原理,指出这些网络方案只关注容器之间的网络连通,而忽略了容器之间的网络隔离。与传统的IaaS层网络方案相比,Kubernetes的网络方案对隔离并不够重视。然而,读者可能会质疑,Kubernetes到底是如何考虑网络隔离和多租户需求的?在这篇文章中,张磊将回答这些问题。 对于Kubernetes来说,网络隔离的能力是通过一个专门的API对象来描述的,即NetworkPolicy。NetworkPolicy定义了容器之间的网络流量,可以通过标签选择器来为特定的Pod定义策略。下面是一个完整的NetworkPolicy对象的示例: ```yaml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NetworkPolicy metadata: name: test-network-policy spec: pod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myapp policyTypes: - Ingress - Egress ingress: - from: - ipBlock: cidr: 192.168.0.0/24 except: - 192.168.0.1/32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6379 egress: - to: - ipBlock: cidr: 10.0.0.0/24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5978 ``` 在这个示例中,NetworkPolicy定义了一个名为test-network-policy的策略,它限制了来自特定IP地址范围的TCP流量的进入和出去的规则。这样,Kubernetes就可以通过NetworkPolicy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精细控制,从而实现多租户的网络隔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NetworkPolicy提供了这样的功能,但它仍然有一些限制,比如它不能限制“跨Namespace”的流量。这也是Kubernetes只拥有soft multi-tenancy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在于Kubernetes的默认网络插件Flannel和Calico,并没有提供完全的网络隔离能力。它们只提供了基本的网络连通性和一些简单的安全策略,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租户网络隔离。因此,Kubernetes在网络隔离方面的表现只能定义为软多租户,而非硬多租户。 在本次演讲中,张磊对Kubernetes的软多租户性能进行了深入剖析,从网络隔离的角度解释了Kubernetes只有soft multi-tenancy的原因。通过对NetworkPolicy的介绍和对网络插件的评价,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Kubernetes在多租户网络隔离方面的局限性,以及未来改进的方向。这对于正在使用或者打算使用Kubernetes的用户来说,是一次深入的思考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