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协议详解:被叫无应答流程与用户代理架构

需积分: 33 5 下载量 18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942KB PPT 举报
SIP协议内容详解与应用是一篇深入解析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的文章,特别关注被叫无应答流程。SIP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哥伦比亚大学的Henning Schulzrinne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1996年他向IETF提交的草案奠定了SIP的基础。IETF在2001年发布了RFC3261,正式标准化了SIP,使其成为IP电话和多媒体会议的标准协议。 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编码的协议,其核心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它支持多媒体通信的五个关键方面:用户定位、用户能力、用户可达性、呼叫建立和呼叫处理。SIP采用客户/服务器架构,用户代理包括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发起呼叫)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响应呼叫),而网络服务器主要负责名字解析和用户定位,主要包括代理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 1. 用户代理:用户代理是SIP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扮演着终端用户的角色。UAC负责发送呼叫请求,而UAS则响应这些请求。它们各自处理消息的发送和接收,且UAS还会处理路由和转发。 2. 网络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执行消息的转发,对收到的请求进行处理后传递给其他服务器,并参与路由决策。- 重定向服务器:接收请求,进行地址映射,但不发起呼叫,而是将新的地址返回给客户端。- 注册服务器:负责用户设备的注册和管理,确保用户状态可用性。 被叫无应答流程涉及SIP呼叫过程中当呼叫目标没有响应时的一系列步骤,这可能包括重定向服务器的介入,尝试找到一个可以接通的备用联系方法,或者根据预设策略执行进一步的操作。理解这个流程对于SIP网络的故障排查和优化至关重要。 与H.323协议相比,SIP更注重文本交互和易于扩展,适合VoIP和多媒体通信的现代环境,而H.323则更多地服务于传统的PSTN融合环境。这篇指南深入剖析了SIP协议的细节,帮助读者掌握这一关键技术在实际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