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分解示例与功能依赖讲解

需积分: 20 2 下载量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1.15MB PPT 举报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中的关键概念,用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本示例中,我们探讨了分解关系模式以遵循关系规范化的原则。首先,针对给定的关系模式S-L-C,它包含了学生(Sno, SName, Sdept, Sage)和课程(Cno, Grade)的信息。原始表被分解为两个表:S-L表(包含学生ID、部门和地点),以及S-C表(包含学生ID、课程号和成绩)。 6.1 函数依赖: 函数依赖是描述属性之间依赖关系的基础。例如,学生表的Sno可以函数决定学生的姓名(SName)、所属部门(Sdept)和年龄(Sage)。同样,在SC表中,学生ID和课程号组合(Sno, Cno)决定成绩(Grade)。函数依赖分析有助于确定哪些属性决定了其他属性,从而避免数据冗余。 6.2 关系规范化: 规范化是通过分解关系模式来减少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的过程。常见的规范化级别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规范化的目的是消除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确保每个属性只依赖于其主键。 6.3 分解准则: 关系模式的分解准则包括消除多余的属性和分解依赖关系。在本例中,通过将依赖于主码的属性如Sdept和Grade移动到各自的S-L和S-C表中,消除了Sno的多余副本,实现了更高效的数据存储。 7.2.1 关系模式中的码: 候选码是能唯一标识关系中每一元组的最小属性集。在S-L和S-C的例子中,Sno和(Sno, Cno)分别在各自的表中是候选码。在S-L表中,Sno作为主键决定表中的所有其他属性。 7.2.2 范式: 范式是衡量关系模式规范化程度的标准。通过遵循范式,如满足BCNF( Boyce-Codd范式),可以进一步降低数据冗余和插入异常等问题。然而,过高的规范化可能导致增加查询复杂性,因此需要权衡。 总结: 通过对S-L-C表的分解和遵循函数依赖原则,我们可以将其规范化为S-L和S-C两个表,减少了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结构的效率和一致性。同时,理解并应用函数依赖和关系规范化的基本概念,能够帮助数据库设计师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地设计和维护数据库结构。在实践中,必须考虑规范化程度与查询性能之间的平衡,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