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土对乔灌木光合特性影响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395KB PDF 举报
"生活垃圾填埋土对乔灌木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2012年) 杨柳李君等" 这篇论文探讨了生活垃圾填埋土对植物生长,特别是对乔灌木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作者在1995、2000和2005年三个不同填埋阶段的垃圾土壤中检测了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这些垃圾填埋土具有较高的营养水平,水解氮含量是国家林业标准的五倍,而铅和镉的质量分数分别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的两倍和五倍。 在盆栽实验中,研究团队选择了六种常见的乔灌木幼苗,包括女贞(Ligustrum lucidum)、蚊母(Distylium racemos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和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观察它们在垃圾土壤中的光合和荧光特性变化。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关键参数,如光合速率(Pn)和φPSII(光系统II的量子效率),都有所下降,表明光合作用受到了抑制。这种抑制可能是由于土壤中高浓度的重金属和养分造成的复合胁迫效应。 具体来说,夹竹桃和女贞显示出相对较弱的光合抑制反应,而蚊母和石楠则受到了较强的抑制。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对重金属耐受性和吸收利用策略的不同有关。例如,某些植物可能有更有效的机制来隔离或排除土壤中的有毒金属,从而减轻其对光合过程的负面影响。 此外,荧光特性作为评估植物光合能力的一个非侵入性指标,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光合色素荧光的降低通常意味着光能转化效率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重金属污染导致的光合机构损伤或光抑制。因此,了解这些植物对垃圾填埋土的响应对于筛选适应此类环境的绿化物种,以及制定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土中的高营养和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光合功能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对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实践提出了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植物对重金属复合胁迫的适应机制,以及如何优化土壤条件以促进在污染环境中的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