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中的阻塞与非阻塞赋值:关键区别与应用

需积分: 40 5 下载量 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658K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FPGA设计中阻塞赋值和非阻塞赋值的区别,特别是关于在同一always块中对同一变量进行多次非阻塞赋值的情况。Verilog语言标准允许这样的操作,但只有最后的非阻塞赋值会决定变量的实际值。 在FPGA设计中,阻塞赋值和非阻塞赋值是非常关键的概念,它们决定了逻辑电路的行为。阻塞赋值用等号“=”表示,其特点是执行完赋值操作后,变量的值立即改变。在计算右侧表达式(RHS)并赋值给左侧表达式(LHS)的过程中,不允许其他语句干扰。阻塞赋值通常用于组合逻辑,因为它确保了赋值的即时性。然而,它不能用于寄存器的赋值,因为这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时序行为。 非阻塞赋值用小于等于号“<=”表示,它的特点是计算RHS表达式后,不会立即更新LHS,而是在当前时间步的结束时更新。这意味着在非阻塞赋值之间可以并发处理其他任务,这在描述时序逻辑时非常有用,尤其是同步电路。非阻塞赋值是FPGA设计中实现时序逻辑的关键工具,因为它确保了信号的正确时序。 对于同一变量在同一个always块中进行多次非阻塞赋值,Verilog标准允许这样做,但是只有最后一个非阻塞赋值会被保留。在执行过程中,所有非阻塞赋值都会被添加到更新队列中,按照源代码的顺序执行。在仿真初期,例如在上述示例中,变量a会首先被设置为0,然后在下一个时间步变为1。 设计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正确选择使用阻塞或非阻塞赋值,以确保设计符合预期的电路行为。在可综合的Verilog代码中,非阻塞赋值通常用于描述寄存器的更新,以避免时序问题。遵循IEEE标准的编程实践,使用非阻塞赋值能够帮助实现清晰、可预测的FPGA逻辑设计。 理解和熟练掌握阻塞和非阻塞赋值在FPGA设计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硬件的实现和性能。设计者必须根据逻辑电路的性质和时序要求,恰当地选用赋值方式,以实现高效、可靠的数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