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插法构建顺序与链式线性表操作详解

需积分: 15 1 下载量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850KB PPT 举报
尾插法是一种在链表中高效地添加新元素的方法,特别是在已知表长度或者需要频繁在表尾添加元素的情况下。在给定的代码中,`CreateList_L` 函数就是通过尾插法建立单链表的实现。首先,函数接受一个指向 `LinkList` 类型的引用 `L` 和一个整数 `n`,表示需要创建的节点数量。函数开始时,动态分配了一个头结点 `L`,并将其 `next` 指针设置为 `NULL`。 然后,对于 `i` 从 1 到 `n` 的循环中,每次都会进行以下操作: 1. 分配一个新的 `LinkList` 结点 `p`,并为其分配内存。 2. 读取用户输入的数据并赋值给 `p` 的 `data` 成员。 3. 设置 `p` 的 `next` 指针为 `NULL`,表示新节点是孤立的。 4. 将 `r`(当前指针)的 `next` 指针指向 `p`,这样 `p` 成为了新的表尾。 5. 更新 `r` 为 `p`,以便下一次迭代时继续在表尾添加节点。 尾插法的优点在于无需移动已存在的节点,时间复杂度为 O(n),因为对于每个新节点,只需一次节点分配和一次指针连接。这对于大规模插入操作来说效率较高,特别是当表尾是经常访问的位置。 线性表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了一种数据结构,其元素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线性表可以分为顺序表示(如数组)和链接表示(如单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单链表是最基础的链式表示,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线性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有唯一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其余元素有唯一的前驱和后继。 - 元素的顺序由它们的序号决定,不考虑存储方式。 - 数据元素可能具有相同的特性,构成记录。 线性表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初始化、求长度、取元素、定位、插入和删除。在单链表中,插入和删除操作通常比顺序表更快,因为它们可以在常数时间内完成,而不需要移动大量元素。然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复杂度可能根据位置不同有所变化,比如在链表尾部插入和删除是 O(1),而在链表中间插入或删除则是 O(n)。 尾插法是创建和操作单链表的一种实用技术,它体现了线性表的链式表示方法,以及对插入操作效率的理解。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基本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常见操作,并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