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nn平台上的BlazeFace推理演示教程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23 收藏 23.74MB ZIP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 "这是一个关于使用ncnn框架进行BlazeFace推理的演示示例" BlazeFace是一种轻量级的人脸检测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用于移动端或嵌入式设备,具备高效率和低延迟的特点,使其适用于实时应用场景,如视频通话、增强现实和移动设备上的人脸识别等。BlazeFace模型的开发是由Google的团队推动的,其模型结构轻巧,能够快速地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上运行,而不必依赖于强大的计算资源。 ncnn是一个高效的神经网络前向推理框架,专门为移动设备设计,支持跨平台部署,可以在Android、iOS等移动操作系统上运行。ncnn框架优化了计算效率,减少了模型的内存占用,并且不依赖于任何第三方库,例如OpenGL或CUDA,这让ncnn非常适合在没有强大图形处理单元(GPU)支持的设备上运行。 本资源是关于如何在Android平台上利用ncnn框架进行BlazeFace模型的推理演示。演示项目可能是为了解决Android平台上的人脸检测需求,展示如何将BlazeFace模型部署到Android应用中,并通过ncnn框架来运行模型进行实时人脸检测。 从文件名“ncnn_Android_blazeface.zip”可以推断出该压缩包包含了所有必要的资源,包括模型文件、相关的源代码以及构建和运行所需的脚本或说明文档。文件名中的“DataXujing-ncnn_Android_blazeface-61eabab”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版本或提交编号,表明该演示示例的版本状态。 在具体实施上,可能涉及以下步骤: 1. 环境搭建:确保Android开发环境已配置好,包括Android Studio、NDK等。 2. ncnn框架集成:将ncnn框架集成到Android项目中,这可能涉及到对ncnn库进行编译和配置。 3. 模型转换:需要将BlazeFace模型转换为ncnn可以识别的格式。这一步通常需要使用模型转换工具,比如ncnn提供的转换工具。 4. 编写推理代码:在Android项目中编写代码以加载模型,并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前向推理,执行人脸检测。 5. 测试与调试:在Android设备上测试应用,确保BlazeFace模型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人脸。 6. 性能优化: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设备性能,对模型的运行效率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实时检测效果。 综上所述,本资源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演示示例,展示了如何将BlazeFace模型应用于Android平台,以及如何使用ncnn框架来进行高效的人脸检测推理。这对于那些希望在移动设备上实现高效、实时人脸检测功能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2023-04-21 上传

def unzip_infer_data(src_path,target_path): ''' 解压预测数据集 ''' if(not os.path.isdir(target_path)): z = zipfile.ZipFile(src_path, 'r') z.extractall(path=target_path) z.close() def load_image(img_path): ''' 预测图片预处理 ''' img = Image.open(img_path) if img.mode != 'RGB': img = img.convert('RGB') img = img.resize((224, 224), Image.BILINEAR) img = np.array(img).astype('float32') img = img.transpose((2, 0, 1)) # HWC to CHW img = img/255 # 像素值归一化 return img infer_src_path = './archive_test.zip' infer_dst_path = './archive_test' unzip_infer_data(infer_src_path,infer_dst_path) para_state_dict = paddle.load("MyDNN") model = MyDNN() model.set_state_dict(para_state_dict) #加载模型参数 model.eval() #验证模式 #展示预测图片 infer_path='./archive_test/alexandrite_18.jpg' img = Image.open(infer_path) plt.imshow(img) #根据数组绘制图像 plt.show() #显示图像 #对预测图片进行预处理 infer_imgs = [] infer_imgs.append(load_image(infer_path)) infer_imgs = np.array(infer_imgs) label_dic = train_parameters['label_dict'] for i in range(len(infer_imgs)): data = infer_imgs[i] dy_x_data = np.array(data).astype('float32') dy_x_data=dy_x_data[np.newaxis,:, : ,:] img = paddle.to_tensor (dy_x_data) out = model(img) lab = np.argmax(out.numpy()) #argmax():返回最大数的索引 print("第{}个样本,被预测为:{},真实标签为:{}".format(i+1,label_dic[str(lab)],infer_path.split('/')[-1].split("_")[0])) print("结束")根据这一段代码续写一段利用这个模型进行宝石预测的GUI界面

2023-05-2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