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inux平台上无线Ad Hoc中继节点的实现方法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10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227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在ARM Linux平台上实现无线Ad Hoc中继节点的技术细节,主要聚焦于系统硬件采用的S3C2410开发板,以及相关的软件移植过程,包括Bootloader、Busybox、Linux内核、USB驱动和无线网卡驱动的移植,以及AODV路由协议的实施。" 在无线Ad Hoc网络中,节点能够自组织形成网络,无需依赖预先存在的基础设施。这种网络模型特别适用于应急通信或移动环境。ARM2410开发板,基于高效的ARM9微处理器,是构建嵌入式系统的一种经济且性能优良的选择。该开发板具备200MHz的工作频率,2MB Flash和64MB SDRAM,为Ad Hoc中继节点提供了必要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为了在ARM Linux平台上进行开发,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交叉编译环境,这是所有嵌入式开发的基础,因为它允许在非目标系统(通常是个人电脑)上生成适用于目标硬件的代码。接下来,Bootloader的移植至关重要,vivi作为ARM系统中的Bootloader,扮演着初始化硬件和加载操作系统内核的角色,类似于个人电脑上的BIOS。 移植Busybox是为了创建一个最小化的根文件系统,提供基本的命令行工具和服务。 Busybox将许多常用UNIX工具合并到一个单一可执行文件中,大大减小了系统的体积,适合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Linux2.6.18内核的移植则是为了让系统能够适应新的硬件平台并提供所需的功能,如USB支持和无线网络通信。 对于无线通信,论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修改USB驱动以支持无线网卡,确保其在ARMLinux上正常运行。无线网卡驱动的移植是无线Ad Hoc网络通信的关键,因为它允许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最后,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路由协议的移植和测试,使得节点可以动态地发现和维护路由信息,支持多跳通信,增强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鲁棒性。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为基于ARM Linux平台的无线Ad Hoc网络中继节点的实现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从硬件选择到软件配置,再到网络通信协议的实现,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低功耗、低成本但功能强大的中继节点。这样的技术对于扩大Ad Hoc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网络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