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修改文法翻译模式详解——以龙书教材为例

需积分: 50 8 下载量 1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本篇文档主要围绕“修改后文法的翻译模式”这一主题展开,介绍了编译原理课程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由辛明影教授在计算机学院讲解,适合对编程语言、编译系统有深入理解的学生。课程大纲包括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存储分配、代码优化以及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阶段。教学设计强调了自顶向下、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和理论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设计和实现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的能力。 核心知识点: 1. **修改后文法翻译模式**:文档提到的两个文法转换规则展示了如何通过C语言表达式(E)和条件判断(if...then...else...)进行翻译,涉及到了backpatching技术,即在翻译过程中更新程序指针,以及MERG操作,用于合并不同部分的代码流程。 2. **编译过程**:编译程序被划分为多个阶段,如词法分析器处理源代码的单词和错误处理,语法分析器解析句子结构,语义分析器检查代码的意义,生成中间代码,然后进行代码优化,最终生成目标代码。整个过程模仿自然语言翻译,先识别词法元素,再分析其结构,接着进行逻辑分析,最后形成可执行的目标代码。 3. **预备知识**: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预备知识,如形式语言与自动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Pascal、Java、C等)、汇编语言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 4. **教学目标**: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编译器的设计原理,能够构建从源代码到机器码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教学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结合问题驱动和实验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编译过程的各个环节。 本课程内容涵盖了编译原理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是深入理解软件开发过程和优化技术的重要途径。对于希望从事编程语言研究或从事相关领域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