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地震剖面处理技术:解决缺陷与联合解释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777KB PDF 举报
数字化纸质地震剖面在地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其在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坐标缺失是个关键问题,由于扫描过程中的精度误差或原始数据记录不完整,可能导致地震波形在空间上的定位出现偏差。这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地震解释和地质构造分析。 其次,能量异常是另一个棘手问题。纸质材料可能存在磨损、污染或印刷质量差异,导致地震波的能量分布不均匀,形成异常的振幅特征。这可能是由于地层结构变化、仪器噪声或是数据采集时的环境条件引起的,需要通过特定的算法来识别并校正这些异常。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低也是数字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由于纸质介质保存时间久远,加上自然老化和扫描设备的影响,背景噪声可能会相对较高,影响到地震信号的清晰度。为了提高信噪比,可以采用数字滤波、降噪技术,如小波去噪或谱减法,以分离出有效的地震信号。 此外,折痕和人工标注的残留问题也不容忽视。折痕可能干扰地震波形的连续性,而人工标记如测量线、标尺等在扫描后难以完全消除,需要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去除或平滑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针对这些问题,赵兴和赵万书提出了一种针对性的处理技术,即噪声压制和信号加强。噪声压制技术包括应用统计方法和信号处理算法来识别并减弱背景噪声,使地震信号更加突出。信号加强则是通过优化的滤波和增强算法,提升地震波形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使得异常特征更易于识别。 这种技术的实施为探区内的新旧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结合新采集的数字化数据与原有的纸质资料,利用数字化处理后的高质量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层结构,进行精确的地质构造建模。同时,这也为地震解释人员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依据,提高了勘探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数字化纸质地震剖面的问题与处理技术对于现代地球科学和石油地质勘查至关重要,它不仅解决了数据质量问题,还促进了地震资料的整合和深度分析,为地质研究和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