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信号量实验报告: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详解

需积分: 9 6 下载量 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收藏 1.15MB DOCX 举报
本篇实验报告是关于大学生操作系统中Linux信号量机制的实践,由学生谢梦玮(学号1608060323,软件工程(嵌入式)班级软件163)在实验指导教师孙振的指导下完成。实验的名称为“实验五:Linux信号量机制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在Linux环境下信号量的使用方法。 实验目标明确,即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Linux信号量的API函数,并将其应用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模拟资源分配与管理。信号量在操作系统中是一种同步工具,用于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确保多个并发进程之间的协调。 实验步骤详细地展示了如何进行以下操作: 1. **代码编写**: - 学生使用gedit编写了名为`sem_productor.c`的文件,包含了必要的头文件,如`<unistd.h>`、`<sys/types.h>`等,这些头文件提供了基本的系统调用接口。 - `init()`函数首先创建了一个信号量,通过`ftok()`函数生成一个文件类型标识符,然后使用`semget()`函数创建或打开一个信号量集合,设置权限为可读写。如果创建失败,会捕获错误并打印。 - 在这个函数中,还设置了两个信号量值:一个标识生产者,另一个表示可用资源。通过`semctl()`函数,学生学会了如何初始化信号量及其值。 - `del()`函数用于在程序结束时释放信号量资源,调用`semctl()`的`IPC_RMID`标志删除信号量。 2. **生产者函数**: - 在`main()`函数中,定义了两个结构体`sembuf_sops`,分别对应两个信号量。学生使用`sem_op`成员来指定操作类型(增加或减少),例如生产者增加资源(1)。 - 通过调用`semop()`函数执行信号量操作,这是生产者核心的部分,它会根据`sops`数组中的操作请求改变信号量的值,从而控制资源的分配。 3. **实验流程**: - 实际上,实验还包括一个消费者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信号量机制协调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生产者只有在检测到资源足够时才进行生产,消费者则在资源减少时消费。整个过程体现了信号量如何作为一种并发控制机制来解决同步问题。 这个实验对于理解和实践Linux操作系统中的并发控制和资源共享至关重要,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信号量的原理和应用,增强对操作系统底层工作的实践能力。如果读者在阅读或尝试类似实验时遇到问题,可以参考这篇报告作为参考,或者提出具体疑问进行交流。
2736 浏览量
【实验目的】 1. 了解文件系统的原理; 2.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实验准备】 1.文件的逻辑结构  顺序文件  索引文件  索引顺序文件  直接文件和哈希文件 2.外存分配方式  连续分配  链接分配  索引分配 【实验内容】 1. 实验要求 要求设计一个 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且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等命令。 2. 实验题目  设计一个10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个文件,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5个文件。  程序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目录[MFD])和用户文件目录(UED)。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了运行文件目录(AFD)。  为了便于实现,对文件的读写作了简化,在执行读写命令时,只需改读写指针,并不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因系统小,文件目录的检索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搜索。文件保护简单使用了三位保护码:允许读写执行、对应位为 1,对应位为0,则表示不允许读写、执行。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设计结构如下: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 MFD、UFD)打开文件目录( AFD)(即运行文件目录)。 M D F 用户名 文件目录指针 用户名 文件目录指针 U F D 文件名 保护码 文件长度 文件名 A F D 打开文件名 打开保护码 读写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