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大课程:PLD详解——从基础到发展趋势

1 下载量 1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9 收藏 3.57MB PPTX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数电课件中,"可编程逻辑器件"章节深入探讨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该课程共有71页内容,从布尔代数和逻辑函数的表示(如SOP和POS)开始,介绍了组合电路的编程实现方法。课程强调了PLD(可编程逻辑器件)在现代电子设计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电路集成度不断上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 PLDs如PAL、GAL、PROM、EPROM和EEPROM等低密度器件,适用于小型逻辑电路设计,而EPLD、CPLD和FPGA则代表了高密度选项,能够处理大规模数字系统,甚至实现SoC(系统级芯片)。FPGA是其中的关键部分,由Xilinx公司推动发展,其最小特征尺寸已达到90nm,这显著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集成度。 FPGA的特点包括集成度高,如某款器件拥有4992个逻辑单元和10万个逻辑门,还配备了49152bit的RAM。此外,它们支持多种功能模块,如存储器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甚至部分CPU功能,提供自下而上的设计灵活性,允许设计师擦除、编程多次,便于修改和升级,同时还能通过仿真工具确保设计的正确性。 PLD的设计方法从早期的自下而上方式发展到自上而下,反映了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定制化趋势。ASIC(专用集成电路)虽然开发周期长、投入大,但PLD如PLD因其开发周期短、风险小的优势,成为更广泛的选择。 PLD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更高集成度(如800万门以上)、更低功耗、更多功能模块的内嵌(如内存、CPU等),以及数模混合可编程能力的增强。课程还提到了主要的PLD厂家,如FPGA的先驱,以及他们在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课程内容详细列举了PLD的逻辑符号和门乘积项,并对比了不同类型的PLD,包括低密度和高密度的分类,以及基于不同结构特点的分类,如基于配置的PLD(CPLD)和基于门阵列的FPGA。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器件以及进行实际电路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