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bert-Huang变换在地震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需积分: 42 13 下载量 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8 收藏 917KB PDF 举报
"该文介绍了如何利用Hilbert-Huang变换来提取地震信号的瞬时参数,强调了传统Hilbert变换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经验模态分解(EMD)结合Hilbert变换的Hilbert-Huang变换方法,这种方法在处理非平稳、非线性的地震信号时更具优势。通过实例分析,表明Hilbert-Huang变换能够提供更高的时频分辨率,有助于识别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尤其是强反射层。" Hilbert-Huang变换是一种用于分析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强大工具,特别适用于地震信号的处理。地震信号的瞬时参数,包括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对于理解地球介质的结构和特性至关重要。传统的Hilbert变换虽然能提供信号的瞬时参数,但其有效性依赖于信号的窄带性和平稳性,且对噪声敏感。然而,实际地震信号往往既非平稳也包含噪声,因此直接应用Hilbert变换可能会导致结果失去物理意义或产生失真。 为解决这个问题,Hilbert-Huang变换引入了经验模态分解(EMD)。EMD首先将复杂的地震信号分解成一系列内在模态函数(IMF),这些IMF分别代表信号的不同时间尺度特征。然后,对每个IMF应用Hilbert变换,生成对应的瞬时频率和幅度,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时频谱。这种方法在时域和频域都有较高的解析能力,使得分析地震信号的瞬时参数更加精确。 通过实例,文章展示了对地震剖面进行EMD分解后,可以更清晰地识别出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特别是在第一阶IMF的瞬时频率剖面上,强反射层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为地震解释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时频谱,Hilbert-Huang变换生成的谱在时间和频率上的分辨率更高,增强了地震属性分析的效能。 自1946年Gabor提出解析信号法以来,计算地震信号瞬时参数的方法不断演进。Taner等人和Robertson等人的工作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而Hilbert-Huang变换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地震属性研究的视野,为地震数据的解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