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程序控制器设计详解:指令读取与译码流程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190KB PDF 举报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了微程序控制器在模型机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详细探讨了指令译码器和微指令执行过程。微程序控制器的核心组件包括控制存储器(CM)、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后继微地址转移控制电路)以及微指令寄存器。 1. 控制存储器 CM:这是一个关键部分,它用于执行读操作,存储着微程序指令,其容量为128×24位。在每个微周期的T2节拍,读取的24位微指令会被分为两部分,高17位被送至微指令寄存器(μIR)进行译码,而低7位则被送至控存地址寄存器(CMAR)保存,以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 2. 指令寄存器 IR:接收来自T3的指令,并在微周期T2处理。微指令的低7位用于控制存储器的访问,而高17位则包含微指令的详细操作信息,这些信息会在译码后指导后续操作。 3. 指令译码与微地址转移控制:这部分负责解码指令并决定下一步的微地址。例如,通过J1#至J5#的译码逻辑,可以生成后续微地址,这些地址控制着微程序的执行流程。同时,还有如FZ、FC等控制字段,它们参与转移决策。 4. 微指令寄存器 μIR:存放从CM读取并译码后的微指令,这些微指令是机器执行的基本单元,通常由多个字段组成,如控制字段、下址字段等,用于精细控制处理器的操作。 5. 指令译码器逻辑:设计复杂,涉及到地址寄存器(MAi)和微地址寄存器(如SEi#)的交互。通过设定初始地址(如0010000或10h),可以解析不同的微地址,从而实现指令的精确执行。 模型机的指令字段与译码器输出的关系紧密相连,通过对微地址的编码和译码,控制器能够精确地执行每一条微指令,实现了计算机的复杂控制。整个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关键在于其灵活性和高效性,通过微指令的灵活组合,可以实现复杂操作的高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