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0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KB TXT 举报
"C语言冒泡排序程序实现及详解"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过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就像水中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水面一样。 在提供的C语言代码中,冒泡排序的实现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函数定义:`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ize)` 定义了一个名为 `Bubble_sort` 的函数,接受一个整数数组 `arr` 和其大小 `size` 作为参数。 2. 外层循环:`for(i=0; i<size-1; i++)` 这个循环控制整个排序过程,进行 `size-1` 次迭代,因为最后一次比较结束后,最大的元素会被放到正确的位置,所以无需再次与它比较。 3. 内层循环:`for(j=0; j<size-1-i; j++)` 内层循环负责每一轮的具体比较和交换操作。随着外层循环的进行,已排序的元素数量逐渐增加,因此内层循环的次数逐轮减少。 4. 条件判断:`if(arr[j]>arr[j+1])` 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时,执行交换操作。这里实现了升序排列,若需降序排列,只需将条件改为 `if(arr[j]<arr[j+1])`。 5. 临时变量:`tem` 用于存储当前元素,防止在交换过程中丢失值。`tem = arr[j]` 将当前元素暂存,然后 `arr[j] = arr[j+1]` 和 `arr[j+1] = tem` 完成元素交换。 6. 交换计数器:`count` 用于记录每轮是否进行了交换。如果某轮比较中没有元素交换,说明数列已经有序,因此在外层循环中通过 `if(count==0) break;` 来提前结束排序。 7. 主函数:`int main()` 是程序的入口点,它负责获取用户输入的10个数字,并调用 `Bubble_sort` 函数进行排序。在排序前后分别打印数组,以便用户验证排序结果。 8. 输入输出:`scanf("%d", &arr[i])` 用于从用户那里接收输入的数值,`printf` 函数用于输出数组元素,展示排序前后的状态。 通过这段代码,我们可以理解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和C语言实现的细节。虽然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较高(最坏情况下为O(n^2),最好情况下为O(n)),但在小规模数据或部分有序的数据中,它仍然是一种实用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编程中,我们通常会考虑使用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然而,冒泡排序因其简单易懂,常被用于教学和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