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大数据课程教学大纲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136KB DOCX 举报
“本科云计算与大数据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云计算与大数据”是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核心原理和技术。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40学时为理论讲授,8学时为实验实践。该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课,要求学生已具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课程使用的主要教材为陶皖主编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同时推荐了刘鹏的《云计算(第三版)》、张华平的《大数据搜索与挖掘》以及王鹏等编著的《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作为参考资料,以便学生深入研究。 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介绍云计算的性质和任务,涵盖分布式操作系统、虚拟化、并行计算、弹性计算和效用计算等关键技术,强调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基础平台的作用;二是探讨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存储、非关系型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分析技术;三是结合物联网工程和医疗应用,让学生构建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研讨式,教师讲解技术框架和原理,学生则需自主选择专题深入研究,通过阅读文献、搭建平台、实际运行、讲解和撰写报告,提升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课程特别强调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Hadoop分布式系统、HDFS、MapReduce以及HBase、Hive、Zookeeper、Avro、Pig等大数据相关技术,并能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平台构建。 学时分配如下: - 第1章 绪论:4学时 - 第2章 大数据环境中的云计算架构:4学时 - 第3章 大数据关键技术:4学时 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应对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挑战,具备处理和分析大数据的能力,了解行业现状,以及推动相关教学改革。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会掌握理论知识,还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在IT领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