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年地心运动GPS数据反演:年度振幅与季节性分析

0 下载量 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347KB PDF 举报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用GPS数据反演地心运动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11年4月的《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上。作者魏娜、施闯和刘经南合作,他们利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ERS)提供的重新处理的周解数据,采用了第一阶形变法来分析2000年至2009年间地球的地心运动。地心运动是指地球固体地球的原点CE(相对于地球系统质心CM)相对于CM的运动,这在地球动力学和大地测量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X、Y、Z三个方向的周年项振幅分别达到了3.72毫米、3.06毫米和8.95毫米。其中,Z方向的相位揭示了一个显著的季节性模式:北半球在2月份负载最大,而南半球在8月份负载最大,表明存在明显的南北半球间质量交换现象。这种季节性变化反映了地球表面质量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对地心运动的影响。 地心运动的精确测量对于维护基于地球质心CM的参考框架至关重要,因为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实现通常以地球表面图形中心CF为原点,尽管在长期内两者接近。IERS 2010协议已经认识到地心运动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讨论内容。地心运动与地表负载的一阶项关联紧密,因此,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地测量的精度,也为理解区域和全球地表质量变化提供了关键线索。 此外,文章提到,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估计地心运动,IERS在2002年设立了专门的工作组SBL,专注于海洋和大气的研究,这显示了地心运动研究的前沿性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该研究通过GPS数据提供了关于地球地心运动的新见解,这对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以及地球动力学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追踪地球的动态变化,从而支持各种地球系统模型的建立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