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模板编译模式:成员函数与静态成员的实例化探讨
需积分: 46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4.25MB PDF 举报
"这篇内容来自《C++ Primer Plus 第三版》中文版,作者Stanley B. Lippman和Josée Lajoie,由潘爱民、张丽译。本书探讨了C++模板编译模式,特别是针对类模板的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的实例化问题。"
在C++编程中,类模板的静态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的实例化遵循与函数模板类似的规则。当使用类模板的某个实例时,编译器需要能够访问到相关成员的定义。在10.5节中提到了两种模板编译模式:包含模式和分离模式。
16.8.1 包含编译模式(Inclusion Compilation Model)
在这种模式下,如果类模板的成员函数或静态数据成员不在模板定义中声明为`inline`,那么它们的定义必须包含在使用这些实例的所有文件中。这意味着头文件(如`Queue.h`)应包含这些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以便于编译器实例化。然而,这可能导致实现细节暴露给用户,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编译时间增加,因为相同的函数模板定义可能在多个文件中重复编译。
分离编译模式(Separate Compilation Model)
为了克服包含模式的局限性,分离编译模式允许将类模板的接口(即模板定义)与实现(即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分开。这样可以将实现细节隐藏在单独的源文件中,只在需要的地方引入,减少编译时间和提高代码的封装性。不过,实现这一模式需要对链接过程有深入理解,确保编译器能够正确地连接模板实例化的各个部分。
C++ Primer Plus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模式,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有效地组织和使用类模板的代码,以优化编译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通过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C++模板的使用,避免因不理解编译模型而导致的常见问题。
C++是一门复杂而强大的语言,其模板机制为程序员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编译和组织代码的挑战。理解和掌握模板编译模式对于编写高效、可维护的C++代码至关重要。本书作为C++的权威著作,不仅解释了语言的基础,还深入探讨了如模板这样的高级特性,是C++学习者的宝贵资源。
2009-09-17 上传
2019-06-18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Sylviazn
- 粉丝: 29
- 资源: 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