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规范:E-R图与命名策略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9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77KB PDF 举报
本文档主要探讨了数据库设计中的规范与命名规则,涵盖了从需求分析到物理设计的完整过程。数据库设计是一项关键的IT任务,其目标是创建一个能满足用户需求、高效存储数据并确保安全性的系统。 首先,数据库设计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 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调查和收集用户的实际需求,包括数据字典中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中的处理需求。需求分析关注的是用户的信息要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各种方法如跟班作业、调查会等来明确这些需求。 2. 概念设计阶段:利用E-R图构建独立于特定DBMS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这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部分。概念模型强调语义表达能力,应简洁明了,便于用户与设计者之间的沟通。 3. 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库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创建视图,作为数据的外模式,以满足用户处理和安全需求。 4. 物理设计阶段:针对DBMS特性和处理性能,进行存储设计、索引规划,形成数据库的内模式,即实际的物理存储布局。 文档特别提到了两个关键工具: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A)和IDEF1X方法。SA方法通过分解系统层次,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而IDEF1X方法则是实体-联系方法在概念模型设计中的应用,它有助于表达复杂的实体关系。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命名规则也至关重要,它涉及到表名、字段名、视图名等的规范,以确保数据库的可读性、一致性和可维护性。良好的命名规则可以帮助设计者和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协作,降低维护成本。 总结来说,数据库设计规范与命名规则是保证数据库系统有效运作的关键要素,它们确保了系统的灵活性、效率和稳定性,是IT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