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和CMMI下的配置管理:目标、逻辑与实施策略

1 下载量 9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304KB PDF 举报
基于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和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的配置管理是一种关键的IT实践,它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本文首先从这两个成熟度模型的角度出发,明确了配置管理的核心目标,即“建立和维护产品的完整性”。这个目标关注的是产品的整体结构完整性和子产品的正确性,而不是直接涉及项目管理,但它是其他配置管理活动的基础。 1. **配置完整性:** - **产品完整性**:项目的交付成果必须包括完整的产品集合和正确无误的子产品(配置项)。这确保了产品的功能性和可用性。 - **产品集合完整**:指软件项目中的所有子产品(配置项)都已识别并纳入管理范围。 - **子产品正确**:每个配置项应满足需求规格和标准规范,确保满足预期功能和性能要求。 2. **配置管理的逻辑关系:** - **基线管理**:负责管理产品集合,明确配置项并对其进行控制,确保它们处于稳定状态。 - **配置项管理**:专注于单个配置项的控制,保证它们达到正确性。 - **变更管理**:协调配置项和基线的变更,防止对产品完整性造成负面影响。 - **配置标识**:为配置项命名和标记,便于跟踪和管理。 - **版本控制**:记录配置项的生命周期变化,保留历史记录。 - **过程管理**:规定操作流程,确保配置项的正确创建、变更和审计。 - **支持系统**:如配置计划、配置库管理、审计和报告,提供配置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督。 3. **配置和配置项:** - 配置是指构成软件产品的所有功能和物理属性的文档化信息,包括软件版本、变更记录等。 - 配置项(CIs)是对软件元素的逻辑划分,是配置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细化管理任务和控制变更。 通过CMM和CMMI框架,配置管理不仅局限于单一的软件产品,还涵盖了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变更管理、版本控制以及与其他项目管理活动的协作。实施有效的配置管理可以帮助团队提高效率,减少错误,确保产品质量,并且随着组织的成熟度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性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