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从Codd的模型到完整性约束

需积分: 6 2 下载量 1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611KB PPT 举报
"关系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由美国IBM公司的E.F.Codd在1970年提出。Codd不仅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还后续发展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并在1972年定义了关系数据库的三个范式: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以及在1974年引入了BC范式,进一步完善了关系理论。关系数据库的核心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其联系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这种逻辑结构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和操作。 关系数据库的基础是关系数据结构,包括关系、关系模式和关系数据库。关系是单一的数据结构,它是一种逻辑上的二维表,由域(Domain)构成,域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如整数、实数、特定长度的字符串等。多个域通过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形成一个复合域,这些复合域的元素构成了关系中的元组。 关系模式定义了关系的结构,包括属性(Attributes)和属性的域。例如,一个关系模式可能是`Students(SID, Name, Age, Major)`,其中SID、Name、Age和Major是属性,它们分别对应学生的学号、姓名、年龄和专业,每个属性都有其特定的域。 关系数据库是由多个这样的关系组成的集合,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公共属性建立联系。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关系数据库设计遵循一系列完整性规则,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是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查询和操作的两种形式化语言,它们提供了描述查询和更新数据库的抽象方法。 关系代数是一种集合操作,包括选择(Selection)、投影(Projection)、并(Union)、差(Difference)、笛卡尔积、连接(Join)等操作,用于构建复杂的查询。而关系演算是基于谓词逻辑的,使用表达式来描述查询,比如SQL语言就是基于关系演算的。 关系数据库的优势在于其简洁性、标准化和灵活性,支持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事务,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通过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随着技术的发展,尽管NoSQL数据库和其他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逐渐兴起,但关系数据库仍然是许多关键业务应用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在需要强一致性和事务处理的场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