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规划评价: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269KB PDF 举报
"r2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的比值,其中a11=1。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对每一组指标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得到一个n×n的判断矩阵。例如,如果认为指标r1比指标r2更重要,则a12>1,若认为两者同样重要,则a12=1,若r2更重要,则a12<1。所有比较结果汇总成矩阵,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
2.3 一致性检验与权重计算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是确保评价指标权重合理性的关键步骤。一致性比率(CR)是衡量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的指标。当CR小于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权重计算采用特征根法,即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_max,对应的特征向量除以元素的和,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3. 淮河流域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流程
首先,明确评价目标,即淮河流域规划的实施效果。然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量、水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管理等多方面。接着,通过专家调查和数据分析,建立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合实际数据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淮河流域规划实施效果后,可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的贡献程度,从而找出规划中的优势和不足。例如,如果水质改善指标权重较高且实际效果良好,说明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反之,如果水量保障指标权重较大但实际表现不佳,可能表明水资源管理存在挑战。
5. 结论
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能系统地处理复杂决策问题,适用于淮河流域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各项指标的量化分析,可为后续的规划调整和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淮河流域规划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揭示了规划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流域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适用于淮河流域,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流域的规划评价工作中,对于提高流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0-02-07 上传
2021-08-10 上传
2020-01-11 上传
2021-05-14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