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素对高寒针茅草原产草量影响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482KB PDF 举报
"气象要素对高寒针茅草原产草量的影响评价 (2010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在高寒草原生态环境下的生长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这些要素如何影响牧草产量。通过对2010年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采用积分回归的差分形式,建立了一个气象要素评价模型,旨在评估温度、降水、日照、积温和地温等关键气候因子对西北针茅产量的影响。 【关键知识点】 1. **气象要素与产量关系**:研究发现,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素是降水量。6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中旬的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最高,达到1150.73至1470.66 kg/hm²。同时,不同阶段的降水量变化(如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也会显著影响产量,影响指数在491.72至819.01 kg/hm²之间。 2. **日照时数的影响**:日照时数是仅次于降水量的影响因素。4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和8月各旬的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在347.90至668.17 kg/hm²,表明充足的光照对西北针茅生长至关重要。 3. **积温的作用**:二三℃积温,特别是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对产量的影响指数达到207.32至486.40 kg/hm²,显示出温度对植物生长周期的重要性。 4. **旬平均气温**:4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变化可导致146.22至173.76 kg/hm²的产量波动,表明气温对牧草生长有直接影响。 5. **地温影响**:5和10 cm的地温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5月中旬至6月中旬的影响指数分别为42.46至62.55 kg/hm²和41.46至51.63 kg/hm²,但依然不容忽视。 【结论】:在高寒草地环境下,降水量是决定西北针茅产量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日照时数,接着是积温,而旬平均气温和地温虽然影响相对较小,但仍对产量有明显作用。了解这些关系对于优化草地管理、预测产量和制定畜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