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复合状态图:面向对象分析中的功能分解与模块化设计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13.99MB PPT 举报
顺序复合状态图是一种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用于表达复杂行为的图形工具,它结合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理念,帮助开发者理解和组织软件系统的结构。在这个特定的教程中,刘博文教授将重点介绍如何通过面向对象的视角来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编程操作数据库中的几何形状描述并显示它们。 首先,讲解了面向对象的本质论和范型,强调其在问题解决中的自然性和灵活性。例如,将复杂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可管理的小步骤,就像制作意大利烤面或装配自行车一样,这有助于简化问题处理。然而,功能分解方法存在局限性,比如缺乏对变化的适应性,可能导致代码维护困难和潜在的错误。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教程介绍了RUP(统一软件开发过程)和ICONIX过程等软件设计工具,它们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框架来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类模型基础和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指导如何创建高效、可扩展的类和组件。 当涉及到具体问题如几何形状的显示时,通过功能分解,开发者会将流程分为查找、排序、显示形状、识别类型和位置等步骤。然而,这可能会导致代码耦合度高,一旦某个步骤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模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模块化的设计原则,通过将每个功能封装到独立的模块中,可以降低复杂性,使得对新形状的支持或者排序方法的调整仅需修改对应模块,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适应性。 举例来说,一个名为“显示形状”的函数接收形状类型和描述作为输入,通过switch语句根据形状类型调用不同的显示函数,这种方式便于扩展。这种方法体现了软件设计中的灵活性和模块化原则,能更好地应对需求变化,减少因代码改动引发的连锁影响。 在整个教程中,刘博文教授还会探讨如何通过持续的沟通和对技术发展趋势(如Web技术)的理解,确保软件设计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个顺序复合状态图的教学内容旨在提升软件设计人员的面向对象思维,以及利用工具和技术来管理复杂系统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