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的最优估计理论: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详解

需积分: 47 31 下载量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6.13MB PDF 举报
聚类分析是一种在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技术,尤其在无监督学习中,它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识别出数据中的内在结构和模式。本文关注的是系统聚类法,这是一种在众多聚类算法中应用广泛的策略,其原理类似于生物学中的物种分类,通过不断合并最相似的类,直到所有样本归为一类,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最终的类别数量。 系统聚类法的核心步骤包括:首先,将所有n个样本视为独立的类别;然后,寻找两个最相似(即距离最近)的类别合并;接着,这个过程会递归进行,每次合并距离最近的两个类,直到只剩下一个类别。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能够处理连续性和分类变量,支持多种距离测量方法和结果表示方式。不同于快速聚类,系统聚类提供了不同聚类数目下的连续解决方案,这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聚类的复杂度。 本文介绍的距离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欧式距离平方和类平均距离。欧式距离平方是通过计算样本点之间二维或多维空间内的欧氏距离来衡量相似性,而类平均距离则是用于计算类别之间的距离,它是通过取类内任意两点距离的平均值来定义的。类间距离的计算对于系统聚类至关重要,因为它指导着类的合并过程。 提到的“第四届文鼎创杯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数学建模的场景,比赛规则强调了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限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者需在四天内使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赛题,并撰写论文,这有助于培养参赛者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技巧,同时也展示了数学建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总结来说,本篇文章介绍了系统聚类法及其在食品科学或其他领域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了距离测量的概念和在聚类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的背景,展示了这项技术在教育和实践中的价值,鼓励学生们提升自己的数学建模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