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入门:K-Means算法详解与实战演示

需积分: 7 0 下载量 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257KB DOCX 举报
在这个文档中,作者深入探讨了机器学习中的K-Means算法,这是一种经典的非监督学习方法,特别用于数据聚类。K-Means算法基于一种简单但强大的思想,即通过迭代过程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互相独立的类簇,每个类簇由一个中心点(平均值)代表。算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初始聚类中心:首先,随机选择K个样本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这些中心点通常表示每个类簇的期望特征。 2. 分配样本到最近的类簇:计算每个样本点与所有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其归入最近的类簇。这一步骤使用的是欧式距离或曼哈顿距离等相似度度量。 3. 更新聚类中心:根据每个类簇内的所有样本点重新计算新的聚类中心,这个过程会迭代进行,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显著改变,或者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4. 可视化和评估:通过示例,如使用Matlab代码创建一个二维数据集并演示K-Means的迭代过程,观察类簇如何随着迭代逐渐形成稳定状态。聚类质量可以通过观察聚类中心的变化和类簇内的紧密度来评估。 K-Means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易于实现和高效,但也有局限性,比如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敏感,对于非凸形状的类簇可能效果不佳,且无法处理噪声或异常值。因此,它适用于数据点分布相对清晰、簇的形状接近球形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结合其他聚类算法(如DBSCAN或层次聚类)进行改进。这份文档不仅提供了理论解释,还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实例,对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K-Means算法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