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链式结构实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0 17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9 收藏 253KB DOC 举报
"本次实验是关于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主要涵盖了可变分区管理的算法原理、程序设计以及实现过程。实验目标在于理解和熟练运用内存管理和可变分区存储的分配与回收策略。实验中,通过链式结构表示空闲内存块,并通过一系列函数实现了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操作。实验还提供了流程图以及原始程序代码供参考。" 在操作系统中,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是一种动态调整内存分区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进程需求。与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不同,可变分区管理允许根据进程的大小动态分配和回收内存,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 实验原理主要基于链表结构,每个空闲的内存分区被表示为一个链表节点,包含分区的起始地址和大小。链表中的节点状态用于标记分区是否已被分配。实验中定义了一个`LNode`结构体来表示这些节点,包含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三个字段。 实验的主要函数包括: 1. `print()`:用于打印链表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展示内存分区的状态。 2. `sort(int k)`:根据参数`k`对链表进行排序,可能是按起始地址递增或大小递增。 3. `allocation()`:实现内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适应、最坏适应或最佳适应。 4. `retire()`:内存回收,将已分配的内存块归还到空闲分区链表。 5. `First()`、`Worst()`、`Best()`:分别对应首次适应、最坏适应和最佳适应这三种不同的内存分配策略。 6. `input()`:可能用于输入初始的空闲分区信息。 7. `main()`:主函数,控制整个程序的流程。 流程图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方式来理解程序的执行顺序和逻辑。实验过程原始记录部分展示了程序的源代码,包括预定义的空闲分区数组`P[L]`和其大小`N`,以及各个辅助函数的实现。 在实际操作系统中,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策略选择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和内存利用率。首次适应策略倾向于优先使用最早找到的足够大的空闲分区,避免内存碎片;最坏适应则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以防止大进程无法分配;而最佳适应则寻找最小的能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以减少浪费但可能导致更多的碎片。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理解,包括其数据结构、算法和实现细节,为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