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串口通信编程指南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312KB DOCX 举报
本实验主要关注Linux环境下的串行通信编程,包括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流程以及关键函数的应用。实验目标在于让学习者掌握串行通信编程的方法,了解串行通信端口的设置,并熟悉相关函数的使用。 实验涉及的串行通信概述指出,RS-232串行通信端口是计算机的标准配置,通常有两个接口,如COM1和COM2。在Linux系统中,这些串行通信端口被表示为设备文件,位于"/dev"目录下,例如COM1对应"/dev/ttyS0",COM2对应"/dev/ttyS1"。Linux通过文件操作的方式来处理串口,可以使用"read"和"write"函数进行读写操作。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打开通讯端口**:使用`open()`函数,例如打开COM1的示例代码`com1open.c`用于打开PC的COM1端口。 2. **设置串口属性**:通过结构体`struct termios`调整串口参数,如波特率、字符大小、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和硬件控制等。关键成员包括c_iflag、c_oflag、c_cflag和c_lflag以及c_cc[NCCS]数组。 3. **接收和发送数据**:接收端通过`open()`以读写方式打开串口,然后使用`tcgetattr()`获取当前串口设置,`bzero()`清空新的设置结构体,接着使用`tcsetattr()`设置新的串口参数。发送端则需建立相应的发送逻辑。 实验中提出了两个思考题: 1. 如何以只读模式打开COM2?答案是使用`open()`函数,指定第二个参数为`O_RDONLY|O_NOCTTY`。 2. 如何设置串口属性以启用奇偶校验?这需要设置`struct termios`中的相关标志,例如设置`c_cflag`中的`PARENB`标志,表示启用奇偶校验,`PARODD`表示使用奇校验。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深入理解Linux环境下串行通信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编写基本的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收发与端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