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Pascal语言与编译器构建

需积分: 9 7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Pascal语言和编译原理的课件,由辛明影教授讲解,旨在介绍编译程序的设计与构造方法。课程涵盖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语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内容,并采用自顶向下、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 在编程世界中,Pascal是一种结构化编程语言,其程序结构清晰,支持子程序的嵌套和并列定义。如标题和描述中所示,Pascal程序的基本结构由`Program`开始,包括说明部分和可执行部分,然后可以有多个子程序(Procedure)的定义。子程序如`P1`、`P11`和`P2`可以嵌套或并列定义,这种结构使得程序组织更加有序。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如何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为机器可执行的目标代码。在编译过程中,编译器经历多个阶段,包括: 1. **词法分析**:将源代码分解成一个个称为“记号”(Token)的最小单位,这些记号代表了语言的词汇元素,如关键字、标识符、常量和运算符。 2. **语法分析**: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将记号序列转化为抽象语法树(AST),验证源程序的结构是否符合语言规范。 3. **语义分析**:检查程序的逻辑意义,确保源代码的语义正确,比如类型匹配、变量声明和使用等。 4. **中间代码生成**:通常生成一种与具体机器无关的中间代码,便于后续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5. **代码优化**:通过各种技术提高生成代码的效率,例如删除冗余代码、合并重复计算等。 6. **目标代码生成**: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的机器码,使其能够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运行。 在学习编译原理时,通常需要预备知识,如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至少两种高级编程语言的基础、汇编语言以及数据结构等。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设计和实现编译器的基本技能,了解编译器各阶段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 教学设计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验项目来拓宽课堂内容,并鼓励学生多做练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编译器的工作流程,具备编写简单编译器或解释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