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核心技术:接口、DML与发展历程

需积分: 9 5 下载量 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583KB PPT 举报
《与用户的接口-数据库实用教程(第三版)》是一本深入讲解数据库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教程,涵盖了数据管理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和技术细节。该书首先阐述了数据管理的基本定义,包括数据、信息、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的内涵,强调了数据的不同阶段,如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在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数据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硬件设备如纸带、卡片和磁带限制了数据存储,且数据处理为批处理方式,数据不具备持久性和共享性。随着硬件进步和文件系统的出现,进入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操作系统开始管理数据,但仍存在数据冗余和一致性问题,文件组织多样但联系较弱。 数据库技术的兴起标志着数据管理的重大飞跃。IMS系统(1968年)象征着层次数据库的诞生,DBTG报告(1969年)标志着网状数据库的产生,而E.F.Codd的文章(1970年)则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确立的标志。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后期至今)针对大规模数据管理,支持多用户、多应用共享,引入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通过数据模型来表示复杂结构,提升了数据的共享性、独立性和减少冗余,同时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接口和DBMS对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书中还涉及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术语,如数据库(DB)、DBMS、DBS,以及数据库技术本身的研究领域。此外,概念设计部分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概念,如实体和属性,这些都是构建数据库的基础。 后续章节可能探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它允许数据在多个地理位置的数据库之间共享和管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概念引入数据库设计,提高了灵活性;并行数据库技术则关注如何利用多处理器进行并发数据处理,提高效率。新型数据库技术如数据仓库技术,着重于支持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需求。 《与用户的接口-数据库实用教程(第三版)》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平台,帮助读者理解数据库技术的历史、原理、设计和应用,为从事IT行业的人士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