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模拟与模糊识别法优化滑坡监测点布局:以链子崖危岩体为例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39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典型滑坡监测点优化布置"这一主题,针对2013年的研究,通过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和模糊模式识别算法,提出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设计滑坡监测点布局。研究者以链子崖危岩体为实例,选取ⅣⅣ′剖面作为优化布置的关键剖面。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监测变量——位移,因为位移的变化能够揭示滑坡活动的状态。 研究首先分析了位移对各种外界干扰因素的敏感性,以及这种敏感性如何影响监测信息的获取。通过对危岩体位移的灵敏度分区研究,研究人员确定了哪些区域的位移变化最为显著且对状态变化反应最敏感。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监测点能有效地捕捉到可能的滑坡征兆,从而提高监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论文指出,链子崖危岩体的地表监测点应优先设置在位移量大且状态变化敏感的地方,以便及时发现微小的变化。对于深层位移,建议采用监测钻孔的方式穿透所有可能有水平位移变化的敏感区域,以获得更全面的地下动态信息。这种优化的监测点布置策略有助于提高滑坡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该研究不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还为实际工程中的滑坡监测点设计提供了实用的指导,特别是在地质不稳定地区,合理部署监测设施对于预防和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至关重要。此外,论文还强调了数值模拟技术与模糊模式识别算法在地灾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这在现代科技驱动的灾害防范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篇论文是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提升滑坡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