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 Flash驱动详解:原理与结构分析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1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6 收藏 95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解析了NAND Flash的驱动及其工作原理,涵盖了NAND Flash的物理结构、地址表示以及在驱动层面上的操作细节。" 在深入理解NAND Flash驱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NAND Flash的基本构成。NAND Flash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它的数据存储在memory cell中,每个cell通常只能存储一个bit。这些cell通过bitline连接,形成byte或word线,构成了NAND Device的位宽。以三星K9F1208U0M为例,每页包含528Bytes(主区域512byte加上16byte的备用区域),每32个页组成一个Block。总共有4096个Block,总容量66MB,但其中有2MB用于ECC校验等,实际可用容量为64MB。 NAND Flash的数据存取有其特定规则:以页为单位进行读写,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这引出了NAND Flash的三种地址类型:列地址(Column Address)、页地址(Page Address)和块地址(Block Address)。列地址是低8位地址,用于定位数据在页中的位置;页地址是中间的5位,标识页在块内的位置;块地址由高位的几个比特决定,确定数据所在的块。在擦除操作时,列地址是不需要的,因为擦除操作是按块进行的。 地址和命令在NAND Flash中通过I/O[7:0]传递,数据传输宽度为8位。512byte的数据需要9位地址表示,而528byte的NAND Flash则分为两个半页进行访问,由A[7:0](列地址)决定访问哪个部分。页地址的5位(A[13:9])指定了页在块内的位置,A8位用于选择第一页(0)还是第二页(1)。块地址由A14以上的比特位决定,对于64MB的NAND Flash,4096个Block需要12位来表示。 在驱动层面,NAND Flash的读写操作涉及到对这些地址的精确控制。读取时,驱动需要发送正确的命令和地址组合到NAND设备,然后等待数据从I/O口读出。写入则需要先擦除目标块,然后将数据按页写入。此外,由于NAND Flash的错误率较高,驱动还必须处理ECC(Error Correction Code)校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NAND Flash驱动的实现涉及硬件接口的交互、地址的解析和转换、数据的读写操作以及错误校验等复杂逻辑。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设计和优化嵌入式系统中的NAND Flash存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