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中的隐性育人实践探索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016KB PDF 举报
“课程思政视域下《C语言程序设计》隐性育人实践” 在当前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旨在将德育融入专业课程,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教授技术知识,还扮演着德育载体的角色。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相辅相成。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应注重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这包括但不限于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技报国的情怀。在国际技术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课程内容可以触动学生,激发他们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隐性教育是课程思政实践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隐性教育不是直接的说教,而是通过设计富含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价值观念的熏陶。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编程技巧时,引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的强盛。 实施隐性教育的关键在于找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找出可以融入思政元素的节点,如编程伦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创新精神等。同时,教师还需注重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如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使得思政教育更加生动、自然。 在课程的各个环节,如课堂讲授、实验实践、作业设计、项目合作等,都可以巧妙地融入隐性教育。例如,在解决实际编程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影响,或者在团队项目中强调集体主义和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敏锐的德育洞察力,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德育目标相结合,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从而实现育人的全面目标。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