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系统分析:构建需求模型的五大要素

需积分: 24 16 下载量 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26MB PPT 举报
本章节详细探讨了在IT领域中建立系统需求模型的过程,特别是采用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的要点。面向对象方法的核心在于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对象,这些对象代表现实世界的实体,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构建系统模型。 首先,用户类(Actor)作为系统的主要参与者,是需求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定义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方式。用户类描述了在系统中扮演特定角色的人或实体的行为和功能。 用例(Use Case)则是系统需求的重要表达形式,它们描述了系统如何响应用户的请求或操作,从用户的角度展示系统的功能。用例涵盖了从用户触发操作到系统完成任务的完整流程,有助于确保系统满足用户期望的功能。 界面描述(Interface Description)关注的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实际界面,包括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其他输入/输出接口,这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定义了用户如何与系统进行交互。 接着,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 1. 对象: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计算机中的对象由数据(属性)和操作(行为)组成,如人、树、房子、汽车等,具有唯一标识符、状态、行为以及信息隐藏的特性。 2. 类及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定义了一组共享属性和行为,实例则是类的具体表现形式。 3. 继承性:通过继承,子类可以复用父类的属性和行为,减少了代码重复,提高了效率。 4. 封装性:将对象的状态和行为封装在一起,保护数据的安全性,仅通过公共接口(消息)与外界交互。 5. 多态性:允许不同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分析过程关注于理解用户需求、识别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对象模型;而系统设计过程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象的设计,包括类的设计、接口设计等。整个开发过程是一个递进式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细化和优化,确保系统最终能够满足预期的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建立系统需求模型的关键在于清晰地定义对象、捕捉用户行为以及设计合理的交互机制。面向对象的方法强调以对象为中心,通过继承、封装和多态等特性,使得系统设计更为直观和易于管理,为实际的软件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