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数据格式详解:数据链路层协议关键功能与常用标准

需积分: 18 3 下载量 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926KB PPT 举报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广域网(WAN)的分组交换技术,其数据格式在数据链路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它的主要职责是在物理层提供的原始、可能有差错的传输媒介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技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提供诸如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检测与纠正等服务,从而实现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ATM的数据格式与传统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局域网的封装方式不同。在TCP/IP环境中,数据链路层协议的选择根据网络的具体需求和使用的硬件类型而变化。早期,为了兼容不同的局域网标准,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MAC(媒体访问控制),数据链路层被划分为两部分,并采用了802.3封装(SAP)标准,其中LLC负责数据链路的逻辑功能,MAC负责具体的硬件接口。 然而,随着以太网在局域网市场的主导地位确立,数据链路层的复杂性有所简化,特别是对于以太网,只保留了MAC层,使用更简洁的Ethernet V2封装(ARPA)。以太网帧格式成为主流,其特点是包含了源和目的地的MAC地址,以及用于帧同步的前导字段和其他控制信息。 在ATM中,数据是以固定长度的信元(cell)进行传输的,每个信元大小通常为53字节,包括5字节的信元头,用于携带控制信息和寻址,剩下的48字节用于承载用户数据。这种信元交换的方式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QoS)保证,因为它能更好地处理突发流量,同时支持不同优先级的服务。 总结来说,ATM的数据格式设计考虑了链路控制、流量管理和差错恢复等多个关键要素,通过高效的信元传输机制实现了在广域网环境下可靠且灵活的数据通信。同时,它适应了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选择,体现了数据链路层在OSI模型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