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建模与需求分析-康洪炜软件系统需求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2.48MB PPT 举报
"康洪炜教授在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的软件建模技术课程中讲解了关于协调者对象、状态相关的控制对象以及计时器对象的知识,这些内容属于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建模的一部分,涵盖了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对象和类组织、动态交互建模、有限状态机和状态相关的动态交互建模等多个方面。" 在软件工程领域,用例建模是系统需求分析的重要方法,它专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用例模型视为系统的一个黑盒,只关注系统的外部特性,包括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需求建模不仅涉及需求分析,还包括需求规约,确保需求分析师和用户达成一致。 用例建模的核心在于用例图和用例文档化。用例图直观地展示了系统与参与者之间的交互,而用例文档化则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包括用例名称、概述、依赖关系、参与者、前置条件、主序列描述、可替换序列描述、非功能性需求和后置条件等。例如,"取款"用例中,"ATM客户"是主要参与者,前置条件可能是ATM机处于空闲状态且屏幕显示"欢迎"消息。主序列描述了正常流程,如客户的输入和系统的响应,而可替换序列描述了异常情况,如账户余额不足。 静态建模则是对系统的数据需求进行建模,细化用例模型中描述的输入和输出。对象和类组织这部分内容探讨如何在软件设计中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对象及类,以实现良好的结构和可维护性。 动态交互建模关注系统中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序列图、协作图等工具描述事件顺序和消息传递。有限状态机用于表示对象的行为,特别是在某个特定状态下系统如何响应不同事件。状态相关的动态交互建模则将状态机的概念与动态交互结合,更好地描绘复杂行为。 计时器对象通常在实时系统或需要时间控制的场景中使用,负责触发特定时间点的事件或操作。而协调者对象则作为一个中介,负责协调多个对象间的通信,确保系统行为的协调一致。 康洪炜教授的课程涵盖了软件建模的多个关键方面,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系统地分析和设计软件需求,以构建高效、可靠的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