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0 下载量 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302KB PDF 举报
在煤矿井下的安全避险系统中,避难硐室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由李芳玮等人,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辽宁省高校科研计划,对避难硐室的选址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首先通过分析瓦斯爆炸事故,认识到避难硐室必须避免设置在可能遭受高压力峰值区域,以防止爆炸引发的次生灾害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避难硐室的选址需考虑地质因素,包括岩层稳定性、断层活动性和地应力分布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硐室的稳定性和人员的安全性。选址时需要确保硐室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能够承受长期的密闭空间使用,并且能有效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 第三,人员分布和疏散是重要因素。避难硐室应设计在易于人员到达且不会因冲击波破坏导致人员死亡的区域。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际案例研究,他们发现理想的避难硐室至工作面的距离应在1000米左右,这个距离既能确保人员有足够的时间疏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免受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影响。 最后,避难硐室的进出通道设计也至关重要。建议避难硐室的两端入口应布置在进风巷道内,这样既可以确保通风,又能减少火灾和其他有害气体的影响。在具体布局上,采区内的避难硐室设置更为优先,而井底车场附近的区域由于风险较低,可以考虑不设置专门的避难硐室。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选址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考量,包括对事故后果的预防、地质条件的评估、人员疏散路径的规划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矿工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这一研究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